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中医认为,慢性胃炎多由脾胃虚弱、气滞血瘀所致。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,能够温通经络、调和气血,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。今天,施旭光医生就来为大家介绍一套针对慢性胃炎的艾灸方案,分为三个阶段对症选穴。
第一阶段:温中散寒
慢性胃炎初期,多表现为胃寒症状,如胃痛、腹胀、食欲不振等。此时,艾灸应选择温中散寒的穴位。
中脘穴:位于腹部,脐上4寸,是胃的募穴,具有温中散寒、和胃止痛的作用。
足三里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,具有补益脾气、增强脾胃功能的功效。
脾俞穴:位于背部,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具有健脾益气、改善脾胃虚弱的功效。
第二阶段:调理脾胃
慢性胃炎中期,脾胃功能逐渐恢复,但仍有气滞、血瘀等问题。此时,艾灸应选择调理脾胃、活血化瘀的穴位。
胃俞穴:位于背部,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具有和胃止痛、缓解胃部不适的功效。
三阴交穴:位于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,具有活血化瘀、调理脾胃的功效。
天枢穴:位于腹部,横平脐中,前正中线旁开2寸,具有疏调肠腑、理气止痛的功效。
第三阶段:巩固疗效
慢性胃炎后期,脾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,但仍需巩固疗效。此时,艾灸应选择补益脾胃、固本培元的穴位。
气海穴:位于腹部,脐下1.5寸,具有温阳益气、固本培元的功效。
关元穴: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3寸,具有补益肾气、温阳散寒的功效。
肾俞穴:位于腰部,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具有温肾助阳、固本培元的功效。
施旭光医生提醒,艾灸时应注意艾条与皮肤的距离,以感到温热为宜,避免过热造成烫伤。同时,艾灸时应保持室内通风,避免艾烟对呼吸道造成刺激。
Latest article
最新文章
- 瑜伽与太极:唐永祥医生解析舒缓运动对胃溃疡康复的益处 2025-05-21
-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:李盛青医生谈早期筛查胃溃疡的关键方法 2025-05-21
- 施旭光医生解析胃酸过多与胃溃疡的关系 2025-05-21
- 施旭光医生深度解析:胃溃疡的“隐形推手”是如何作乱的? 2025-05-21
- 林凯玲医生提醒:饭后疼痛不可小觑! 2025-05-21
- 唐永祥医生分享:胃溃疡患者的运动指南 2025-05-21
- 林凯玲医生详解:警惕“饥饿痛”可能是胃溃疡的信号 2025-05-21
- 工作压力大如何护胃?李盛青医生为职场人士制定溃疡预防指南 2025-05-21
- 早期筛查胃溃疡:李盛青医生详解定期体检的关键作用 2025-05-21
- 施旭光医生揭秘:长期服用止痛药,胃溃疡悄悄上身 2025-05-21
- 何婉婉医生提醒:止痛药吃多了胃遭殃! 2025-05-17
- 焰医生揭秘:长期口腔异味不愈与胃炎的关系 2025-05-17
- 余幼鸣医生推荐:四神汤等5款健脾胃食疗方 2025-05-17
- 李常青医生揭秘:胃炎类型与半夜胃部灼热的关系 2025-05-17
- 何婉婉医生解析:长期吃辣真的伤胃吗? 2025-05-17
- 何婉婉医生揭秘:情绪对胃肠功能的隐形攻击 2025-05-17
- 何婉婉医生揭秘:饮食习惯与胃黏膜损伤的真相 2025-05-17
- 李盛青医生揭秘:慢性胃炎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与贫血乏力 2025-05-17
- 何婉婉医生揭秘:慢性胃炎的“加速器”竟是吸烟酗酒 2025-05-17
- 李盛青医生揭秘:慢性胃炎与口臭的连锁反应 2025-05-17
宏韵中医门诊部(广州)有限公司
预约挂号:19157416729
投诉电话:020-62875360
门诊时间:(8:00-18:00)
广州中医专家-消化脾胃科

